【聯合報╱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公路總局宣布,「公路客運動態資訊系統」明年元旦啟用,整合全台五十一家客運、七百九十二條公車路線,民眾下載這套App,車子即時到站時間、路線、站牌位置等資訊一目了然,預估進站時間準確度超過八成。這套系統也結合觀光局「旅行台灣App」,提供各鄉鎮市觀光客運路線。

更多資訊在http://3cfyi.com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酒駕肇事的新聞時有所聞,在聚餐喝酒時,常常會一不小心過量失控,現在有最新科技的酒測儀器,讓你安裝在手機上,輕輕吹一口便可測出酒精濃度,還獲得美國FDA的認證,是具有「執法級的專業檢測儀器」,未來不僅一般消費者,可以隨身攜帶隨時自我酒測,它還能記錄下你每次喝酒的狀態,甚至定位你的位置,當你喝得不省人事時,會替你通知預設好的朋友,讓他知道你在哪裡把你帶回去,創新產品預計在明年初上市。

和朋友聚會中來點酒精,幫助氣氛熱絡,但就怕不小心喝過量,不過智慧型手機也可化身為「酒測儀器」,只要外接上這個Alcohoot,就能測出酒精濃度。

Alcohoot影片:「世界上最普遍的致命意外,就是酒醉駕駛,光以美國來說,每天有將近30人死於車禍意外,這是因為酒後駕車,這也意味著,每48分鐘就有人因此死亡。」

Alcohoot的概念其實就很類似於刷卡接頭「Square」,都是安裝在手機耳機孔,所擴增出的功能,而Alcohoot獲得美國FDA,專業醫療器材認證,更是全球第一款「執法級酒測智能裝置」。

Alcohoot影片:「我們知道酒測器,對於人們安全的正面影響,我們想要買一個,但真的對於市面上酒測儀不滿意,裝置就像是這樣,很大又很笨重。」

經過一年半時間改良,將警用設備同樣等級的酒精感測裝置縮小到和打火機差不多尺寸,才推出Alcohoot,不僅可取代警察的酒測器,時尚有設計感的造型,讓消費者在派對中拿出來,也不會因此失了面子。

它連結到手機APP,記錄你個人資料,以及每回喝酒的酒精濃度,並且定位所在位置,當你喝太醉需要幫助時,還會幫你通知預設好的朋友,讓他們知道你在哪裡,把你平安帶回家。

創辦人:「當我們創建出Alcohoot,不只是想做一個智慧型手機專用酒測儀,我們想提供你外出時所需一切事務的,一站式的服務。」

除了與高檔租車,Uber合作提供酒後叫車,它還和飯店訂房連線,市面上類似的智能酒測裝置,其實不只一款,就差別在準確度,是否達到執法級的標準,未來一旦酒測裝置普及,人們喝酒自我控制把關,就更加便利。

◎喝酒不開車 過量有礙健康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字級:

最新更新時間:17:48:48

(中央社台北27日電)兩名熟知內情的政府官員表示,中國大陸行動電話製造商要求監管機構確保微軟公司以54.4億歐元(75億美元)買下諾基亞公司手機事業的收購案,不會讓無線技術專利費攀漲。

彭博社報導,未獲授權公開討論此事而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表示,華為技術公司和中興通訊公司要求大陸商務部為這樁交易設附加條件,確保微軟(Microsoft Corp.)之後不會調高專利授權費。商務部正對這樁交易進行反壟斷審核。

微軟和諾基亞(Nokia Oyj)9月宣布擬定的交易,試圖在智慧型手機市場中攜手合作。這兩家公司在由蘋果公司(Apple Inc.)iPhone和谷歌公司(Google Inc.)Android作業系統陣營呼風喚雨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中,均未能擄獲消費者芳心。

歐洲聯盟(EU)4日核准微軟的收購案,監管機構則表示將監控諾基亞的授權行為。

中興通訊發言人不願置評。華為發言人和微軟駐北京發言人都表示,他們目前沒有相關消息可提供。彭博社記者致電商務部新聞辦公室無人接聽。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C)在核准收購案時在聲明中表示,歐盟執委會「將保持警戒,且會根據歐盟反托辣斯規定,密切監督諾基亞併購後的授權行為」。去年谷歌向歐盟反托辣斯機構申訴,指控微軟和諾基亞使用專利阻礙競爭。(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21227

更多資訊在http://3cfyi.com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蘋果公司商標。(圖取自官網)
蘋果公司商標。(圖取自官網)

科技網站《AppleInsider》周四 (26日) 報導,蘋果 (Apple Inc.)(AAPL-US) 的 iPhone 和 iPad 在聖誕假期霸占購物潮王者寶座,拿下美國地區線上購物超過 83% 銷售額,高達 Android 的 5 倍。

根據 IBM (IBM-US) 的 Digital Analytics Benchmark 分析調查,盡管在美國的市占比率不如 Android,蘋果 iOS 今 (2013) 年聖誕依然獨享網路銷售的最高交易額。

先前在感恩節之後的黑色星期五購物熱潮期間,IBM 得到的銷售成績數據和這次大致雷同。

IBM 的數位研究單位,報告數據來源係「追蹤數百萬交易的數位分析平台,分析全國約 800 個零售點的數 TB 資料」。

耶誕假期網路銷售額比去 (2012) 年高了 16.5%,網路流量年率成長 28.3%,其中 48% 係透過行動設備購物;同時行動設備的購物銷售額占整體近 29%,比 2012 年高 40% 以上。

IBM 指出,智慧手機拿下所有網路購物流量 28.5%,領先平板設備的 18.1%;不過平板電腦等設備卻占所有網路銷售額 19.5%,是智慧手機 9.3% 的 2 倍多。

平板電腦網購用戶的平均消費額也較高:每張訂單均額 95.61 美元,智慧手機訂單均值則為 85.11 美元。

以交易金額來看,透過 iOS 設備進行的網購交易,規模超過 Android 設備 5 倍多,相當於整體行動設備網路交易額的 83%,若是算入一般電腦等的整體線上交易,蘋果所占比例達 23%,遠超過 Android 的 4.6%。

IBM 同時指出,iOS 用戶的購物平均額亦超過 Android 用戶,每張訂單金額均值 93.94 美元,幾乎是 Android 設備 48.10 美元的 2 倍。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數位達人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